970 兵精粮足-《诸天之我是沙悟净》
第(2/3)页
他之所以这么做,目的很简单,就是为了改善军中的伙食。
要知道,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是相当低下的,虽然西岐在周文王的治理下,百姓安居乐业,生活算是非常不错的,可也只是饿不死而已,距离吃饱穿暖,依然还有很远的距离。
骆天明做过牧场主,对于饲养牛羊很有经验,在带领士兵开养殖场不久之后,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果。
牛的养殖需要几年才能见到效果,但羊就长的比较快了,除此之外还有鸡鸭鹅等等,都是几个月就能收获。
有了肉食,士兵的伙食就提上来了,然后骆天明就开始了非常消耗体力的大训练量模式。
这个时代的人是非常能吃苦的,只要食物跟得上,没把身体累垮了,他们就能撑得住。
有了足够的训练,西岐军的精锐程度迅猛提升,肉眼可见的比原来强了几倍不止。
军队更加精锐了固然是好事,但在周文王和姜子牙看来,其实还不算什么。
因为封神之战打的不是军队,而是修仙的高手。
纵观整部《封神演义》,那一战是靠军队打赢的?全都是神仙对战,不是法宝就是阵法,普通士卒只有摇旗呐喊的份儿,根本上不了场。
所以,军队精锐不精锐,真的无关紧要。
周文王和姜子牙更加关注的,其实是骆天明的养殖场。
骆天明带着几百士卒就能搞起来的养殖场,让百姓来做是不是也能行?
如果养殖场多了,岂不是西岐人人都能吃上肉?
可别小看吃肉这个问题,这个时代的百姓,一年能吃一回肉,那都算是富裕的,更多的是几年几十年都吃不到。
也就是说,若是西岐人每天都能吃上一顿肉,那幸福感绝对会冠绝天下,让其他地方的所有百姓都羡慕死。
当全天下的百姓都想成为西岐人的时候,不就是所谓的“天下归心”吗?
因此,周文王和姜子牙都眼睛冒绿光,逼着骆天明将养殖场的技术、规划、制度等等,全都交给他们。
第(2/3)页